close
移民這條路是一個艱辛的路途,為了小孩未來有更大的空間,父母得低就自己的職業,除非少數英文程度如本地人,可以依舊找到自己的本行,否則每個人都得做勞力的工作(藍領階級),或在家蹲(啃蝕老本),就算教英文的 ESL 老師也敢於承認她們年輕時做過送貨司機、餐廳的服務生(waiter/waitress),只要是正當的賺錢養家,在西方人的觀念裡沒有職業貧賤之分,但是換個國度到亞洲的國家.......寧願在家裡蹲,當尼特族(NEET>>>Not in Employment, Education or Training),也不願去做低於教育程度的工作。在西方的社會,人人就業平等,沒有貴賤之分。



*************以下文章載自溫哥華的中文免費報紙....看中國......文/曉靜..*************

        我所在的美國東部小學,每年的8月下旬,教師們就開始反校,為新一學年做準備工作,參加各種教學培訓、佈置教室,以迎接新生。

         隔了一個暑假,教師們再次相見,按照美國的習俗,彼此擁抱,相互問候  "這個夏天過得可好?"    "都幹了些什麼?"  好不熱鬧。 一些教師興高采烈地說....旅行、去海灘、帶孩子去游泳,或在家盡情地休息,聽起來是很典型的美國式渡假生活,也有一部分教師說繼續做工>>>在夏令營教課,或去商店做售貨員。有位教師說,政個夏天燈很忙,一直在賣冰棒。看著她大大方方,面帶愉快的神情,我不免感到有些驚訝!

         記得我在大陸上學時,一個同學的母親是大街上賣冰棒的,從同學到其他家長都另眼看他,這位同學也時時擔心別人為此瞧不起他。後來我到了美國後,也聽到了讓人哭笑不得的這樣類似的笑話.....許多剛從大陸出來的人在餐館或衣廠打工,,有些人很不情願讓大陸的親朋好友知道實情,有一個在餐館打工的就告訴中國的朋友  "我在美國是做社會工作的,整天與人打交道"。

       


最近我參加了一個晚會,席間一位美國公司的主管向在座的人介紹在一旁的兒子  "他在加油站做臨時工", 從那位CEO父親講話的語氣和在場賓客的反應中,讓人感到他孩子做這份臨時工是很自然的,沒有什麼不好說的,甚至它還隱隱透露著為孩子能涉足社會,開始自 食其力的自豪。我心裡不覺地嘖嘖稱奇....美國人好像沒有那麼強烈的對職業高低的態度劃分,就像我們學校教師們似乎大家都在享受自己的夏季活動,無論是 休閒渡假的,還是打工賺錢的,做什麼,就講甚麼,毫無顧忌,也不會去彼此攀比。

         或許真是因為美國這種各得其所,對什麼職業都是以平常心去對待的社會風尚,學校和家長並不將上名校當作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,而是會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長列其多項發展。教師對學生的評估也是多方面衡量的,不止憑分數而已。所以分數不是孩子的命根,考試非教師的法寶,這裡的小學生沒有太大的壓力,在寬鬆的學習環境中更能發揮自如。 孩子長大成人後,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職業,沒有太多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。




         各行各業,缺一不可,組成了分工的不同,形成了每個人的崗位不同,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只有做好與不做好之分。不少有成就的人士,不也是從平凡的職業起步?  其實看人的貴賤、工作高低,不是人為的嗎? 如果不將人定的觀念看得過重,做一行,幹好一行,我們不是會過得更充實、更安居樂業嗎?





中間的這位是我的前任主管叫 Jackie ...已經於2010/08 辭職了,她為人很友善,也會幫下屬著想,例如兩次的暑假,我申請的假(計畫與放暑假的小孩去旅遊)超過每年的特休日,她與我同是媽媽級,能體諒我的情況>>>>只有每年的8月中下旬才有機會與三位小孩出遊,她批准了我的申請假期後離職了,結果8月接任的主管太太(30幾歲了,尚未有小孩)還向我抱怨為何Jackie會准我如此長的假呢(包括特休假與無薪給假)?? 當場我就回這位新主管>>>>>"因為你尚未做過媽媽,無法理解做為媽媽的多渴望與漸漸長大的十幾20歲的小孩相處出遊,因為她(她)們已經不像幼童小孩般吵著父母出去旅遊?"  因為我的反彈之話,讓她無話可說,也讓我更想念前任的主管,祝福她找到更有權力的工作環境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lad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